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
首页 / 教程

人之初性本恶是谁提出来的理论 | 荀子为何会提出这个观点

2023-09-23 22:08:00

但是法家代表人物荀子却提出了“人之初,性本恶”的说法,说是人刚生下来的时候,性情是恶的,这是为什么呢?先来说说荀子。荀子,名况,字卿,战国末期赵国人。

为何荀子和韩非子会说“人之初,性本恶”?

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这句话可谓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吧。

这句话就是出自孟子儒学的《三字经》当中。这句话的意思也简单,就是说人生下来的时候,本性其实是好的。

大多数的人还是相信这样的说法的。但是法家代表人物荀子却提出了“人之初,性本恶”的说法,说是人刚生下来的时候,性情是恶的,这是为什么呢?

曾三次担任齐国学宫之长。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,韩非子和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。荀子主张的是性本恶论,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。

荀子认为,人的天性就是恶的。那些善的行为都是靠后天所积累出来的。人生来就喜好金钱,喜好财富,贪图利益。

如果依从这种天性的发展,那么就必定会有争夺和抢夺,而谦让和品德就会消失。人生来还有一些疾恶的心理。就例如说妒忌,憎恨,厌恶等等。

如果放任这种天性发展下去,就会出现残害善人的贼人。那么这个世界上那些真正的忠良之人就会消失。

人生来还有耳目之欲,贪图享受,喜好声色犬马之物。如果放任这种天性发展下去,那么这个世界上礼义廉耻以及那些美好的品格就会消失。

所以就这样来说,如果放任人不好的天性如此发展,那么必定会出现争抢掠夺,会出现残害礼义廉耻孝悌忠良的不好行径。而最终一定会导致的,就是社会的暴乱。

所以人是需要后天向善发展的,需要有法度的教化,礼义的引导,而这样,最终才可以合乎秩序,安定社稷。所以从这点来看,人的本性就是邪恶的,那些好的品质确实都是后天才能发展出来的。

通过后天的努力,尽力朝向的。人天生善恶参半,既有荀子所说的那些声色之欲,疾恶之情,也有礼义忠信,孝悌廉耻。天性如果是恶的,那么以后更要努力地去朝向善。

所以人的天性到底是善是恶其实不重要,重要的是只要以后能朝向善的那一方就够了。

荀子说的其实是很有道理的。如果人的性情真的建立在某种是善是恶的基础之上,那么这也会为以后带来不同的东西。其实我也比较偏向于荀子所说的。

人的天性如果是恶,那么日后你在朝向善的时候就会更加的能理解善。这个世界上善和恶都并不是绝对的,而是建立在某种基础之上。

有善就必然会有恶,善从恶中来,恶从善中来。只有当你意识到何为恶,何为善的时候,才能知道何为善,何为恶。

而如果抛开这一切,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在善和恶的选择之上。一个人生来是善是恶,这其实并不重要。不管是荀子的性恶论,还是孟子的性善论。

我觉得我们并不应该执着于去讨论到底他们哪一个说的是对的,哪一个说的是错的。

这只不过是建立在日后善恶之上的一个基础,也就是说它并不是重点。

不管人生来是善是恶,日后只要能够朝向善才是最重要的。

果是刚生知识理论耳目简单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
最新内容

手机

相关内容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
猜你喜欢